24.12.09

I ♥♥♥♥ X'mas!

Yippie!等了一年,终于又来到我最♥ 的圣诞节咯~ 尽管我不是教徒,但早在一个月前,就搬出我家的小小圣诞树布置。由于我家圣诞节有抽礼物环节,现在呢,圣诞树已放满了礼物啦~

我♥ X'mas,因为到处播放的圣诞歌、圣诞老人的传说、国外雪花纷飞的浪漫……让这个节日洋溢着浓浓的圣诞气氛。

我♥ X'mas,因为读书时这一天都落在长假,然后还有新年假期……让这个节日充满了悠闲懒洋洋且非常愉快的气氛。

我♥ X'mas,因为我很快又长大一岁,圣诞节的到来都会提醒我的家人帮我庆祝,弟妹们还曾给了我毕生难忘的大suprise庆祝……让这个节日弥漫着暖暖的温馨。

我♥ X'mas,因为结束又是另一个崭新的开始,我会为过去一年得失作检讨,然后开始为自己定下新目标……让这个节日弥漫着充塞着美丽的希望。

我♥ X'mas,因为公司每年都会在圣诞节以前,就分发1个月的花红;一个月不算多,但毕竟是一年辛劳后的期待……让这个节日更让人期待。

你说,这叫我怎能不爱圣诞节呢?

希望每一位朋友也能和我一样,开心迎接圣诞节。Merry X'mas, and may all your dreams come true!#

22.12.09

冬至·团圆

在我的回忆里,冬至除了吃汤圆,也代表团圆。

记得小时候,爷爷嫲嫲曾说过“冬至大过年”。也即是说--冬至,比农历新年还重要。因此,爷爷嫲嫲也会要我们回槟岛的家,一起吃汤圆团圆,还要祭拜祖先。

长大后,爷爷嫲嫲相继离世,然后我到沙巴升学,冬至好像离我越来越远。就业以后,冬至这一天更是几乎都在遗忘和工作中渡过。

不过,相隔多年以后,今年的冬至前夕,终于有机会再搓汤圆。

和小妹谈起搓汤圆,我们都还记得,小时候好玩的我们会假装搓着搓着就弄跌汤圆,然后就可拿弄跌的汤圆来玩。我们尤其喜欢用圆圆的汤圆,来做雪人。多年以后,仍然记忆犹新,别有一番感触……

祝愿冬至这一天,大家都能一家团圆吃汤圆,圆圆满满、开开心心。#

17.12.09

这是她/他的错吗?

“我悲哀地发现老天爷犯了一个大错误———他把世上的人分成了男人和女人,惟独把我弄错了,让我拥有男人的身躯,却给我安了一颗女儿心……”

这一段话,是我从网上看到的,载自章先林的“一个变性人的心声:我想做只自由的蝴蝶”。文中的每一句,表露出她情感的细腻,也道出了男儿身女儿心的悲哀。

远嫁英国的大马变性人法蒂妮,因逾期逗留而面对被遣返回国的命运。尽管移民局总监再三强调,并没有对法蒂妮持双重标准,但他之前的“为我们带来极大耻辱”之严厉谴责,叫法蒂妮怎不担心回国后会被当局对付呢?

法蒂妮逾期逗留事件曝光后,一些变性人也站出来,揭露政府在处理变性人更换身份证资料上,需要耗费冗长的时间、程序与花费。但是,他们的声音都被听到了吗?

这次,法蒂妮的个案,还有变性人的心声,都凸现了发展中国家的矛盾:纵然我们拥有再先进的科技与发展,但这个国度在骨子里还是很保守的。大部分的我们,抗拒他们,用“我们”和“他们”来区分,似乎变性人就不是同类。但是,我们有尝试去了解他们吗?

在医学角度上,这属于性心理障碍的一种,他们面对性别身份识别的障碍。有人称之为易性癖,也有人称之为易性病。综合各种医学分析结果,易性癖的导因有二,一是与生俱来,二是后天性教育不当。换言之,他们并不是“要不要”,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选择。

更为悲哀的是,这个社会无法宽容对待这群易性癖的朋友们。不少人仍认为易性癖者是变态的,尤其是男性普遍上比女性更难接受易性癖者,所以他们不只面对歧视,更经常成为哥儿们调侃开玩笑的对象,被冠以“娘娘腔”、“人妖”这些贬义称呼。

大学时期的一位朋友告诉我,易性癖和同性恋者可说是同病相怜,不被这个社会的大部分人所接受,但同性恋藏得住,易性癖却藏不住。这些朋友的心酸,绝不是我们所能了解的;他们不需要我们的怜悯,只希望我们宽容对待他们,不把他们当异类。

如果你有机会接触这些朋友,你可能会愕然发现,当中不少因为家庭与社会无法接受他们,所以除了存钱出国变性外,变性以后到另一个地方重新生活也是他们的梦想。这也是我朋友的最大梦想。#

*刊登于12月17日《光华日报》,《梁知良能》专栏。

9.12.09

数量=质量?

“I'm proud to be Chinese-educated!”

事先声明,我是一名华校生,从一年级到中六,都在国民型学校受教育。不过,以下言论并非力挺谁,纯属拙见。

继力挺政府推行单一源流教育后,历史学家邱家金教授再发出“华小倾向于栽培抄袭人才”言论,引起维护华教界人士的围攻。不过,邱教授仍坚持己见,希望不认同者,以数据来说服他。

我无法提出数据,却感到遗憾,因为身为教育界人士的邱教授,竟也将教育本质本末倒置了!他以置疑华校生产世界学者的数量,来加强其抄袭人才言论的论点;难道世界学者的生产数量,才能反映一所教育机构的素质吗?

固然,“育才教育”重要,但无论是哪一种源流教育,都不应忽略“育人教育”才是真正的教学目标。教学素质并不是单凭“生产”多少个世界学者来衡量,因为教育机构并不是工厂,并不能用这种方式来测试水准与程度。

再以我国高等学府屡传论文抄袭丑闻为例,问题症结在于抄袭者本身的学术良心与操守,而非与抄袭者的源流教育背景有关。

不过,邱教授发表的“华校强调死记烂背”言论,确实值得我们省思。就以小学生为取得高分,强背范文为例,只会剥削学生的创造力,但悲哀的是,这却是不少华校生的经历。

不容置疑的是,我国的填鸭式教学、很多华裔父母追求名校与学生追求多A的心态,还有华校之间的竞争,如果没有取得一个平衡点,只会让教学适得其反。

当然,尽管邱教授接受单元源流教育,但身为华裔的他屡次发表伤害华教的言论,肯定会让外界对华教有所误解,尤其是被一些有心人利用来打击母语教育。

看来坚持己见的邱教授,以他的学者身份,更应学懂“人必自辱,而后人辱之”的道理啊!#

*刊登于12月7日《光华日报》,《梁知良能》专栏。

4.12.09

落叶归根

人生无常。人生多变。

唯二不变的定律,一就是变,二则是总有开始与终结。

似落叶,总有归根的一天……#